W体育首页老人在退休后“无所事事”,感觉自己被时代、生活抛弃,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无力感,于是将大量时间花在了电脑和手机上,从中找寻存在感。子女却对此表示担心,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没有意义,甚至加以干预。
短视频不仅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也给养老院老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气象。图/新华社
2021年6月的一天,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在他的公众号后台收到 “一个困惑的儿子”的来信。信中介绍说,他的父亲是一座小城市的普通职工,交际圈不大,平时也没有什么爱好。退休后经常在电脑上打麻将、玩手机游戏、看网络小说,而这些在他看来“很不健康”。他想让父亲去上老年大学,像别的老人一样,学习摄影或者画画,发展一些有意义的爱好。但父亲却说,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了,玩玩怎么了?互联网时代,这或许是很多家庭的缩影。
“对,他老管着我,不让我刷抖音、视频号,但我没事的时候就爱刷。”赵花(化名)对新京报记者说。2022年,赵花68岁生日时,儿子邢雷(化名)给她换了现在使用的这部新手机,加上母亲去世后,她“多”出了很多时间,于是喜欢上了刷短视频,然而,邢雷从不支持母亲刷短视频,原因是“怕她被骗钱、被骗感情,对眼睛不好,对身体也不好”。对此,赵花有自己的理由。她没有太多家务要做,空闲时间很多,便想用手机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而这些,邢雷知道,但也并未改变自己的想法。
张昕在帮助前文那位“困惑的儿子”解困时,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老年人喜欢上网的原因。就像青春期的少年沉迷网络,经常是因为在现实中无法建立社交、无法完成当前阶段的任务(比如学习),找不到成就感和满足感。而老人退休后,从每天规律地工作,变成终日休息,加之本身没有社交,也没有爱好,儿女又不能时常陪伴,难免一下子失去方向感和满足感,爱上玩电脑、玩手机也就不难理解。同时张昕也十分理解子女对父母的担忧,但建议大家在与父母沟通时要注意“迎合他们的自尊需求”。年老并不等于“糊涂”,保护并不能靠“限制”。子女如何帮助父母安全、快乐地上网?或许尊重和理解是前提,有效沟通是关键。阅读全文>
同样是退休后“触网”的老人,我们采访了三位退休后追求“艺术人生”的老人,他们希望能有机会圆自己少时未成的梦想,他们的故事就从电脑这端的一堂网课开始。
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去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不论年龄、经历或技术如何。中老年人群艺术学习的需求其实是一直存在的,当下,声乐、国画、书法等老年人线上课堂正在渐渐兴起。点击查看视频>
如果说到“热爱”你会想到什么?是对理想的执着坚守,还是对他人的冷嘲热讽不屑一顾,抑或用生命的厚度证明自己曾经燃烧?今年是新京报创刊20周年,多位嘉宾共同讲述他们的热爱故事。点击查看更多“热爱”故事>
今冬北京的第一场明显降雪还未融化,新一场雪已在路上。本周,北京天气的关键词将是“降雪”和“降温”。
2023年12月12日,大兴区天宫院新源大街与华佗路交叉口人行道结冰,人们小心行走。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据预报,明天至周五北京将迎来一场全市范围的降雪,降雪时间长、比上一场积雪量更大,预计将新增6厘米至12厘米的积雪。此外,一轮寒潮天气即将到来。周五起气温骤降,北京将从“冷藏区”变为“速冻区”。预计双休日最低气温都为零下15℃,并有可能突破历史同期的最低气温纪录。目前,北京市已经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暴雪黄色预警。北京新一轮降雪有多大?今天16时30分,北京市发布暴雪黄色预警,预计12月13日早晨至15日上午,北京将出现大雪到暴雪,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的个别地区可达大暴雪。气象高级工程师尹炤寅介绍,新一轮降雪持续时间很长,城区降雪将从13日早上持续至15日上午,降雪总时长超过48小时。
北京冬季下场“痛快雪”并不简单,但近期北京的明显降雪一场接一场。为何近期北京降雪频频?尹炤寅介绍,12月上中旬这段时间,湿润的偏南气流比较活跃,可以把南部的水汽输送到北京。“像明后天的雪,13日有偏南风,14日是偏南风转偏东风,可以从渤海湾带来水汽,这种情况下,持续的水汽输送就会导致北京出现多次降雪天气。”阅读全文>
2023年12月11日,大兴区天宫院,120救护车雪中转运病人。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降雪、极端严寒天气下,公众应该注意什么?北京昨日迎来一场大雪,今日街面仍有残雪未退,骨科急诊不断接收摔伤患者。记者从北京积水潭医院了解到,从昨日到今天上午10点,该院三个院区已经接诊摔伤病人149人。专家建议,下雪天老年人应当减少出门,尤其是雪被清理、地面残留薄冰时。除了外伤,急剧降温下,大家也要警惕卒中发病。记者从北京天坛医院获悉,寒冷天气是卒中发病诱因之一。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杜万良介绍,随着气温下降,人体很多生理指标会发生变化,比如血压升高、血流黏稠、血流缓慢等,更容易出现血管狭窄或血管闭塞等脑血管病症状,加重发病风险。同时,冬季天气寒冷,人们不愿意出门锻炼,活动量减少易使血糖升高,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阅读全文>
同时还要注意“雪后寒”对健康的影响。每天的最低气温都出现在日出前后,这也就意味着,早高峰时段的气温刚好是一天当中的最低值。“这时大家基本上刚睡醒,从暖和的室内走到干冷的室外,比较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建议大家早起出门的时候,注意眼手鼻口的保暖,最好戴个帽子,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尹炤寅提醒。此外,自采暖用户在加强供暖的同时,还应注意做好居室通风,谨防火灾和一氧化碳中毒。降雪可能导致设施温棚损坏、简易搭建物垮塌,建议对临时搭建物、农业大棚等临时设施进行加固,及时清理积雪。点击查看专题>
比北京初雪来得更早的其实是北京的“冰雪季”,城市体验官尝试滑雪运动的心早就蠢蠢欲动,找个“搭子”马上感受冬季滑雪的快乐。
近年来,冰雪运动火速出圈,人们上冰上雪的热情并没有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结束而消退。不仅如此,滑雪的社交属性也逐渐凸显,许多人通过滑雪,成为了生活中的朋友。休息间隙,体验官也和雪场上的几名滑雪爱好者聊了聊。他们之中,有人结伴而来,有人独自驰骋,一些滑雪“老炮儿”会带初学者入门,也有滑雪新手互相“抱团”练习,大家因为这项运动走到一起,在享受速度与快乐的同时,感情也逐渐升温。或许无法成为动作流畅、速度很快的技能型选手,但是,站上雪场的那一刻,就是战胜自己的开始。无论是四岁半就已经能双板滑行的小女孩,还是四十五岁开始挑战单板的上班族,大家都在雪地里,进行着一场名为勇敢的游戏。阅读全文>
孩子上小学还需要家长献血或向慈善机构捐款?把无偿献血与孩子入学挂钩,既让无偿献血变得功利,也影响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权。
据媒体报道,浙江金华武义县一学校将无偿献血、向慈善机构捐款等方式,作为外地户籍孩子入学的积分项,当地教育局人员解释积分最终不影响入学,而是影响选择学校的排序。从现实情况看,把居住年限、缴纳社保情况等作为积分项有其合理性,而把无偿献血与入学积分挂钩,则毫无道理。这不但让无偿献血功利化,也是在逼外地户籍人员为子女入学而献血,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献血。
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每个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应该降低入学门槛,而不是提高入学门槛。把有关部门要开展的工作都装入积分入学政策中,无疑也增加了外地户籍人员孩子入学的焦虑。为保障随迁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教育部要求,从2021年起,各地均不得要求家长提供计划生育、超龄入学、户籍地无人监护等证明材料,精简不必要的证明材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仅凭居住证入学。显然,将入学与献血挂钩,既让无偿献血变得功利,也影响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权,与教育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
当地应该在充分听取外地户籍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对入学积分制进行调整,合理设置积分项,落实按居住证入学政策,按常住人口而不是户籍人口保障教育投入,同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终实现所有适龄孩子无门槛就近免试入学,充分保障随迁子女平等的入学权利。阅读全文>
近日,欧洲议会、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三方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协议,这被认为是全球首个全面监管人工智能(AI)的法案。
在人工智能呈爆发式发展,而国际社会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担忧不断加剧的当下,《人工智能法案》的出炉受到全球瞩目。据《卫报》报道,这项法案的核心是基于风险的分级系统,也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根据风险类别分类,从“不可接受”到高、中、低风险人工智能,不同风险的人工智能应用对应不同级别的监管。据法新社报道,这项法案仍需要欧洲议会和各成员国正式批准,但外界认为,在8日晚达成了政治协议后,法案通过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外界认为,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最早也只能在2025年生效,这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留足了时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科技与网络安全研究所执行所长、研究员李艳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洲国家在规则领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在新兴技术方面,“欧洲一直觉得自己在规则领域应该发挥引领作用,因此在内外驱动之下,最终于近期达成了这一协议。”但是,从欧盟“马拉松式”长跑谈判就可以看到,其内部对于这一法案仍存在争议。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人工智能监管变得愈加紧迫,包括中国、美国、英国以及许多国际组织都在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治理规则建设。欧盟方面认为,此次出炉的《人工智能法案》将具有全球引领作用。欧盟法律和数字监管专家、哥伦比亚法学院教授阿努·布拉德福德(Anu Bradford)表示,欧盟的这一法案“可以为许多考虑对AI进行监管的政府树立榜样”,其他国家“可能不会复制所有条款,但可能会效仿其中的许多方面”。但李艳认为,人工智能监管领域可能也不可避免会出现全球竞争。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