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是中国与中亚国家悠久交往历史的生动写照。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城西安举行。
新京报记者探访中国—中亚峰会新闻中心,体验便捷舒适的工作环境,感受浓浓的“陕味儿”;和参加中国—中亚峰会的38个国家和地区的45名记者一起走进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感受古老的华夏文明。
记者发现,整个新闻中心设置多个功能区域,其中包括中外记者公共工作区、新闻发布厅等,以满足记者办公发稿、直播连线、采访预约、参加新闻发布会等各项需求。据了解,报名参加此次峰会的中外记者已达到上千名。作为记者需求重点的公共工作区,可以容纳两百余人在此办公,这里的座椅均统一布置为白色,简洁舒适,在每一个座位上都配有相应的网线和电源。目前已有数名记者陆续来到这里,进入工作状态。
在新闻中心总服务台前,一座用3D打印的秦跪射俑伫立一隅,中外参会记者可以上前与其合影留念。记者注意到,新闻中心可谓“陕味儿”十足,现场除了3D打印的兵马俑外,还有凤翔泥塑、特色文物印章、水墨扇画、皮影、马勺脸谱等,“陕西元素”随处可见,吸引中外记者纷纷体验,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中一处名为“唐妞驾到”的展览点十分引人注目。唐妞IP创始人二乔先生介绍,唐妞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一尊粉彩石女友,创始人将她变成一个双颊殷红的漫画形象后,还出了一本书,就叫《唐妞驾到》,主要讲述了唐妞如何从唐朝穿越至现代的故事,由唐妞作为主人公向漫画家科普唐文化、讲述历史故事。“这是唐妞形象的由来,也是我们打造的品牌,具有文化传播的属性,为了让中外记者嘉宾融入进来,我们把他们的形象做成漫画,用水墨把他们和唐妞一起画到扇子上,希望大家常来长安。”
除“唐妞”扇画外,凤翔泥塑也深受欢迎,凤翔泥塑传承人胡锦伟向新京报记者简要介绍了泥塑的制作过程——制作前需要把土全部晒干,晒干后用清水进行浸泡,再往里面加入棉花和熬好的白米粥,充分融合后才会进行揉捏、塑造。
5月17日下午,新京报记者同参加中国—中亚峰会的38个国家和地区的45名记者走进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感受古老的华夏文明。
据了解,此次同行的45名外国记者主要来自非洲、亚太和加勒比地区。兵马俑博物馆对此特别安排了英文讲解员。游览过程中,外国记者们提到最多的词就是“Amazing”(太奇妙了)“Nice”(非常棒)。
《所罗门星报》的卢克·马尼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他在2013年开始研究中国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岁月沉淀,这种文化是古老的、博大精深的,今天亲眼所见的兵马俑也只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小部分,我非常热衷研究这样的文化。”巴赫塔尔通讯社的记者安萨里说,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能够现场看到壮观的兵马俑“感觉太棒了”。“我之前看过很多跟中国历史相关的电影,也读过很多记载中国历史的书籍,今天来到兵马俑博物馆,我的梦实现了。”每日新闻网站的记者阿德内图亚·索格巴雅尔补充道。
5月18日上午,中国—中亚峰会上,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举办投资圆桌会议。哈萨克斯坦铁路公司驻华代表处主任托列格诺夫·欧力扎斯表示,参与“一带一路”对哈萨克斯坦来说非常重要,哈方正在进一步提高中欧班列的口岸运输效率,今年1至4月,中国到达哈萨克斯坦或是经过哈萨克斯坦的货物同比增加33%,第一季度达到了670万吨。
哈萨克斯坦铁路数据显示,2022年中哈间铁路货运量达2300万吨,2022年,中欧班列开行1.6万列,经由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约占83%。
据悉,中国—中亚峰会正式开始前,5月16日,在西安举行了首场新闻吹风会。外交部欧亚司副司长于骏向中外记者介绍峰会主要议程及亮点。于骏表示,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峰会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中国同中亚五国也将通过此次峰会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以更团结的姿态、更高效的协作、更务实的合作,携手迈入中国—中亚关系的新时代,为各自发w体育APP下载官方版展振兴增添强劲助力,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正以崭新的面貌喜迎贵宾的到来。三秦人民正以昂扬的精神风貌当好东道主,展现新形象。我们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与中亚国家的地方的交流合作领域越来越广,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在互联互通方面,十年来,中亚班列长安号开行量不断增加,截至4月底,西安开往中亚国家的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4294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