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体育官网一、观赏果树配置与造景的基本原则是生态适应性。为保证果树配置相对合理稳定,首要条件就是须考虑观赏果树对气候、土壤等生存条件的适应性,亦称为“生态适应性”。观赏果树无法适应当地的生态因子,势必生长发育不良,严重影响其观赏效果。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一个适宜的生态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气候、土壤、水肥等生态因子。果树只有与生态因子协调,才能发挥出较好的观赏效果。因此,系统界定生态环境因子与观赏果树生长发育的内在关系,这是果树配置与造景的前提条件。换言之,观赏果树在城市公共环境中生长受制于不同功能定位的城市景观需求,比如水域环境、道路环境、干旱环境、盐碱环境等。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果树会特别依赖各种不同的生态因子。这就要求观赏果树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必须满足当地的生态环境,比如在水域环境中应选择喜水树种,在缺水区域要选择耐旱树种,在盐碱区域则要选择耐盐性强的树种。
二、是艺术性原则。除了要满足生态适应性之外,观赏果树在园林设计中的造景配置还需要遵循艺术性和科学性并重的原则。通过巧妙的艺术构图营造景观效果,充分体现出观赏果树个体与群体的有机融合,保证受众群体在观赏时能够产生艺术美间。以石榴树为例,其枝干遒劲有力,姿态造型优美,椭圆披针形的绿叶表面仿佛涂抹上一层蜜蜡。每逢5月,艳红似火的石榴花层层叠叠,缀满枝头,十分喜庆,而且石榴盛花期长,具有很好的观赏功能。石榴的果实在中华传统文化里有着很好的吉祥寓意,“万子同苞”象征多子多福,在园林植物的造景与配置上,能充分表达设计者的造景意境。因此,观赏果树可以借鉴艺术符号和传统文化价值来表达其艺术内涵,巧妙地运用观赏果树的形态、造型、色彩及寓意进行艺术造景,营造出四季变化的园林艺术动态景观。
三、是适地适树原则。即根据城市气候条件及社会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将适宜的观赏果树种植在特定区域。这对园林设计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即充分考量周边环境和观赏树种的协同性,因地制宜地进行造景。尤其是在引种外来观赏树种时,必须考虑环境适应性及病虫害防治等诸多要素。适地适树的重点在“地方面考虑大气环境因子,比如温度、光辐射、日照及极端天气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将重点放在本地区可利用的乡土果树资源上,尽可能选择耐?、耐寒及耐贫瘠的具有园林观赏性的树种,最大限度呈现景观效果。
孤植是一种相对独特的果树配置手法,即在一定的闭合空间中单独种植一株乔木型观赏果树,充分体现树木的个体形态美。孤植一般处于空间造景的中心位置,作为景观的主景,体现观赏果树的“造型美”和“雕塑感”。观赏果树常常种植于空旷的草坪、低矮的灌木丛、道路口、桥头、湖边、微地形等区域,除起到凸显观赏果树的个体美,还可以作为某景观节点的标志性事物。与此同时,在面积较大的城市,观赏果树采取孤植方式也可为观赏者提供方向引导的作用,增加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起到衬景或框景效果,更好地凸显出观赏果树在形态、色彩等构景元素与整体景观的协调统,保证观赏效果更加丰富及多样。在苏州传统园林的植物造景中,孤植的艺术手法被广泛地应用。
例如留园中的漏窗造景,往往在精美的漏窗背后种植一株姿态优美的芭蕉,粉墙黛瓦搭配绿叶奇石。观赏者透过窗户仿佛见到一幅宁静优雅的花鸟画,植物与建筑融为一体,遥相呼应。又如杭州西湖的初春景色,在湖边配置了单株桃花,与湖面相得益彰,近景、中景、远景层次感极其鲜明。由此可见,孤植造景方式对园林景观空间的效果营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类型的观赏果树进行组合布景,是园林景观配置中较为普遍的一种配景方式,可以当作主景或配景,也可起到隔离空间的效果。因此,这种造景方式更加贴近于自然,符合空间构图的艺术表现,从而在整体上凸显观赏果树的群体美,在绿化群体中展示个体美。比如在景观道路两侧种植观赏果树作为主景,几棵海棠点缀于绿色灌木丛中,显得格外醒目。
一方面,丛植能更好地体现绿化配置的层次感,上层以常绿性质的观赏果树为主,中层主要配置中矮型的花灌木(如海棠、枇杷、樱桃等),而下层为草坪花卉,上中下层次分明,协调统一。另一方面,丛植也可当作景观的背景,尤其是在一些硬质景观节点的设计上,刻板的构筑物在柔和的自然植物的调和下,能更显勃勃生机,增进景观效果的多维化。比如杭州市郭庄园林的一角,主要配置了一丛芭蕉作为墙体的背景,充分发挥了芭蕉叶大、高低起伏变化等显著优势,増强了园林造景的层次,使得景观效果更加醒目。当然,在观赏果树从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同树木类型的搭配,尤其是下层要选择耐阴、喜湿润的树种,同时树木的种植要做到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也就是适当调整稀疏度,调节树木高度,疏则高、密则低,通过动态的起伏变化营造生动的轮廓线。
“群植”就是将不同类型的观赏果树进行自由组合,重点在树木的数量上,最终以绿化配置整体美的效果呈现出来。多棵树从组合成树群,可以增加观赏树木的数量,也可以增加树木的种类。由于树群中观赏果树的数量远远超过丛植,因此在尺度变化、层次感营造等方面应更加丰富多样,才能够在更大的景观空间中自由发挥。譬如,上海植物园温室前的景观营造,主要是采取群植配置方式,上层配置主要是桃、梨等成片的花灌木,中层主要为常绿灌木和彩叶植物(龙柏球和红花機木球),下层以草坪为主。通过多树种混合配置,改变了建筑物单调的色彩体系,营造出绚丽的景观效果。
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林植,主要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形式。前者采取规则的几何形方式进行植物排列,保证前后左右能够整齐配植。后者主要根据地形和自然环境进行自由配植,前后左右不对称,只是简单意义上大概进行排列,在特定空间区域内保持一定的观赏果树数量。此外,同一种观赏果树类型采取林植方式能够使得景观效果整齐划一,凸显出观赏果树的群体特征。当然,由不同观赏果树组成的混交林,不但能使景观层次更加丰富,还有助于营造生态多样性并减少病虫害发生。林植首先要选择乡土树种,凸显出地域景观特色。观赏果树林植要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地形及土壤等诸多因子,有利于后期养护。
果篱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配景方式,相对小众化,主要以绿篱种植模式形成带状的篱垣,侧重于水平方式的景观效果营造。相对于传统的绿篱造景模式,果篱可充分利用叶、花、果等不同观赏元素,促使景观效果更加丰富。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果篱主要起到划分空间遮挡视线、衬托主景和防护的作用。因此,在选择合适的果篱树种方面,多选择树形低矮、萌芽力强、耐修剪的果篱。
六是垂直绿化。即在园林设计中利用爬藤类植物的特性,选取观赏果树来美化围墙、枯树及围栏等物体。比如将猕猴桃作为观赏树种配置在公园枯树四周,或将葡萄架在古典建筑周边进行造景。因此,垂直绿化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景观的视觉效果,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休憩场所,既可装饰空间,亦可食用,一般在庭院设计中最为常见。
一是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是果树配置与造景的前提条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观赏果树进行排列与组合,营造一种线性轮廓和路径,同时可根据观赏果树的树种进行外轮廓的设计。例如在水域空间的植物造景上,观赏果树可以按照水域边缘进行配置,不仅能通过水面产生美妙的倒影而且可作为一种视觉的上引线,拉长空间景深。其次,在整体场所的营造上,要重视观赏果树的数量搭配,协调果树与园林景观中的附属小水景、草坪等元素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整体的循环渐进感。另外,观赏果树的整体规划设计还可以根据园林景观的建筑和空间的实际情况,采取丛植、孤植、列植等排列方式,结合观赏路径的方向营造出“漫步式观光”的空间场所。
二是多元化丰富果树资源。为丰富观赏果树资源库,最大程度地满足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求,要充分挖掘本地的观赏果树种质资源,将区域景观特色全面呈现出来。同时,也要考虑引进果树资源,对观赏效果好、适用性强的果树进行驯化、培育,从而保证观赏果树资源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此外,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果树配置方式,丰富城市景观层次,从而形成兼具经济、生态、观赏为一体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议在城市周边乡村地区建立观赏果树种质培育基地,进一步扩大果树资源的多样性及繁殖系数,尤其是对当前观赏效果极佳且未能大面积推广的观赏果树进行繁育、驯化及示范推广。大力引进生态效凎较高的观赏树种,比如菩薇科、忍冬科、小窠科等,丰富城市园林绿化资源。是适应性遵循生物特征。掌握生物学特征是观赏果树健康生长的关键。
三是观赏果树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赖于建筑物、地形环境、气候因子等诸多要素,将观赏果树科学地配置在城市景观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观赏果树配置方式的合理性以及种质资源的丰富性,还需要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征进行适应性配置。具体而言,按照观赏果树的生物学特性合理配置,主要是根据果树不同物候期的叶、花、果等观赏元素的四季变化,满足不同时段人们观花、观叶、观果的需求。因此,在观赏果树配置与造景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果树对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的要求,遵循果树的生物学特征,为其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此外,还要对果树中雌雄异株的类型进行合理配置,促使观赏果树开花结果,提升园林绿化的整体观赏效果。
四是因地制宜的种植造景。实践证明,为了营造具有层次感的景观效果和观赏环境,必须要根据观赏果树自身的生物属性,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配置和造景。如依据地域特征,可以构建城市生态经济果林、观赏果树主题园、果品采摘园等。具体来说,观赏果树与其他城市园林配置要素进行搭配时,首先要综合考虑观赏果树与其他配置元素的协同性。对种植区域、树种选择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建议在城市园林公园内部的广场、道路、建筑物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区域种植果汁少、不易脱落的观赏树种,比如具有坚硬果皮的核桃果树等。尽量少种植类似于杏、桃等树种,避免人们因过度采摘而破坏景观,保证环境的整洁。在人流量相对较少城市风景区、社区等区域,可以种植果艳汁多的观赏果树,则能提升整体景观效果,丰富生物的多样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