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节奏生变利好这些行业!券w体育官方网站商投行也“闻声转向”?

发布时间:2023-09-03 03:55:57    浏览:

[返回]

  8月27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了活跃资本市场的一揽子政策。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有关一系列关于优化IPO和再融资监管的新举措,旨在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提升资本市场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事实上,近期再融资已有放缓迹象。按上市日计,截至8月25日一周实施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家数为10家,上周、前一周分别是24家、14家;截至8月25日一周再融资额为99.84亿元,上周、前一周分别是330.34亿元和175.98亿元(以上均按上市日统计),已经呈现较大下降趋势。

  本次证监会明确“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的具体举措,将对资本市场、证券行业产生哪些影响?《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二、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

  三、突出扶优限劣,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

  四、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严格执行融资间隔期要求。审核中将对前次募集资金是否基本使用完毕,前次募集资金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益等予以重点关注。

  今年以来,A股市场IPO与再融资均呈现下降趋势。Wind数据显示,2023年1~8月A股IPO募资总额达303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滑约28%;再融资募资总额达6161亿元,同比下滑12%。虽然一般而言IPO发行受投资者关注更高,但再融资金额仍远高于IPO金额。

  按上市日计,截至8月25日一周实施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家数为10家,上周、前一周分别是24家、14家;截至8月25日一周再融资额为99.84亿元,上周、前一周分别是330.34亿元和175.98亿元。

  此外,今年以来,有不少上市公司陆续终止了原先的再融资计划。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1日~8月27日,共有34家上市公司终止了再融资计划。其中,深交所有21家,上交所有13家。部分企业融资金额较大。如民生银行原计划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50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但在8月13日宣布终止该次可转债申请。中原证券、华鑫股份也在前期宣布了终止定增计划。

  不过,在8月27日证监会明确发文后,再融资“新规”靴子落地,对资本市场将产生更为明确而深远的影响。

  国金证券投行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预计后续再融资节奏将更加科学合理,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止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圈钱”,保护投资者利益;同时,利于将更多有效资源配置给优质公司,更好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为市场平稳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新举措提出“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金融行业及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将明显收缩趋紧。近期,中原证券、华鑫股份等在内的多家公司选择终止再融资计划,或为该政策的先行体现。

  第二,新举措提出“突出扶优限劣,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由此可见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将受到明显限制,再融资市场会更偏向于高成长性上市公司。一个特例是中国的银行股长期大范围处于破净状态,短期内上市银行的再融资或受到较大限制,如近期民生银行终止可转债或为该政策的先行体现。

  第三,新举措提出“严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当投向主营业务,严限多元化投资。”由此可见,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将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四,新举措提出“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预计会呈现一定的反弹趋势。

  华东某券商人士则对记者表示,从目前再融资审批动向与政策演变,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再融资节奏可能发生一些变化:首先,审批程序可能会更加透明和高效,以促进市场流动性和资金供给。其次,可能出现更加灵活的再融资方式和工具,例如可转债、可交换债等。第三,对于行业影响方面,高科技、新能源、W体育平台入口医疗保健等受益于政府支持和市场前景的行业可能更容易获得再融资机会。但受制于监管政策和行业竞争,传统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仍可能面临较大的挑战。

  由此可见,券商投行对于再融资节奏发生变化达成了共识。但对于市场焦点的房地产行业,则存在分歧——有投行人士认为可能出现再融资反弹,但也有的认为受制于市场环境仍面临挑战。

  不过,IPO和再融资新规,阶段性收紧融资,对于券商投行而言,则面临着环境较大变化与挑战。

  上述国金证券相关人士坦言,今年前七个月,A股市场股权融资总额下滑导致部分主要券商股权主承销金额减少,对券商投行业绩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面临这一短期内恐难以改变的现实,投行未来发力点与侧重点应较过去有所改变:

  第一,在融资端面临收缩的趋势下,投行更应该强调协同能力建设,各项业务实现深度融合,带动行业全链条收入。具体而言:

  首先是“投行+投资”联动。全面注册制疏通投资退出环节,有望缩短券商私募股权/另类投资子公司参与项目投资的投资周期,提升业绩的确定性和收益率。同时,注册制下“保荐+跟投”制度赋予投行重资本属性,定价估值能力较强的券商将获取投资收益、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券商通过在一级市场与企业建立联系,将为投行业务与财富管理创造业务增量。

  其次是“投行+机构”联动。对于上市前的企业,券商可在成长期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提前锁定客户资源。对于上市后企业,券商可为企业提供交易、大宗商品、衍生品、股票质押等机构业务,通过延长服务链条,增强客户粘性,为投行带来业务增量。

  再次是“投行+零售”联动。对于投行业务中累积的企业客户资源,投行可以为企业家等高净值客户提供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财富管理业务条线的服务。

  第二,并购重组业务面临着政策助推及市场需求增加双重机遇,并购业务能力建设理应成为接下来投行的发力重点。

  第三,目前资本市场的各项政策调整均始终围绕支持创新企业发展展开。如易会满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表示:支持创新企业发展的总的思路是,“健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引导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激发市场科技创新活力,助推科技企业做优做强,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因此,未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储备及投入较多的投行有望持续受益。

  上述人士表示,从历史上看,投行行业周期处于持续的枯荣波动状态,在2012年11月~2014年1月以及2015年下半年的IPO停摆中,公司的投行团队同样保持了相对稳定。2020年~2022年末,国金投行从业人数分别为634人、710人、870人,人员稳定增长,投行主体团队主要以在国金工作多年的团队为主。未来将“加大对投行团队的培训力度,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更严格的市场环境;并设立灵活的组织架构和成本控制,以在业绩承压之时及时转舵。”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股权融资“黄金期”生变?事关IPO节奏、暂停再融资传闻、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证监会最新回应

  “会展赛+沉浸体验”四位一体 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将给成都带来什么?

  “除了排海,没考虑过其他办法!”东电承认超6成储存核污水放射物超标!中国记者实地探访福岛核电站,内部画面曝光→

  上半年营收2600亿,毛利率超特斯拉!比亚迪晒成绩单,还官宣158亿“史上最大”收购…

  韩国中小学食堂禁用日产海鲜!尹锡悦吃海鲜午餐被批“作秀”,釜山最著名海鲜市场生意“凉凉”?

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 皖ICP备20004280号-1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