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授权上海市人大制定浦东新区法规以来,不到两年时间里,陆续出台了15部浦东法规、13部管理措施,有力支撑了浦东“引领区”建设,破解了许多行业的发展瓶颈。
记者近日从浦东新区了解到,其中一部聚焦商事调解的管理措施,即《浦东新区促进商事调解若干规定》自去年11月发布后,迎来进一步的实施落地。其中第十九条提及的“从事商事调解业务,可以向当事人收取合理费用”,则为近年来市场需求激增的调解行业发展铺平道路。就在今年,浦东首家社区调解工作室“和合塘桥响远诉调之家”正式招录了4名调解专业大学生,为大城市基层治理注入鲜活的专业力量。
2013年全国首个服务于自贸区建设的专门法庭——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区法庭揭牌成立后,特别是在上海自贸区公司“一元钱注册”的浪潮下,各种新类型纠纷、新交易模式不断涌现。为了化解商事纠纷激增与基层法庭调解力量有限的矛盾,浦东成立了专业调处工作室,一方面为法院的庭前调解工作减压、分流,另一方面也面向社会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看到专业调处工作室的服务优势后,去年,浦东新区法院六里法庭也将其引入法庭内部,“和合塘桥响远诉调之家”自此成为浦东首家社区调解工作室,聚焦民商事纠纷的调解。工作室负责人陈响远说,因社区在纠纷调处方面缺乏专业度和积极性,且基层干部人手有限,很难真正做到第一时间化解矛盾。“调解不充分,案子最后还是要回到法院。”特别是在解决近年来社区普遍碰到的老年人立遗嘱、投资诈骗等矛盾中,社区干部普遍反映,许多案件情况超出调解能力范畴。
去年9月9日,“和合塘桥响远诉调之家”暨民商事纠纷调解平台成立。该工作室不仅可以在法庭内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调解,还能将法律服务下沉到各个街镇、社区,帮助基层干部解决一些社会治理过程中遭遇的法律难题,如薪资拖欠、离婚纠纷、加装电梯纠纷等,为社区治理创新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和合塘桥响远诉调之家”自成立便采用自负盈亏的运营模式。得益于基层对法律服务和调处服务的迫切需求,目前,“和合塘桥响远诉调之家”已与潍坊、浦兴、高东、三林、塘桥、周浦等10余家浦东本地的街镇司法等单位签约,还参与了政府加强和完善社区法治化建设和运行的治理现代化体系评估工作。这也成为工作室收入的主要来源。
w体育官方网站
然而,如果不是管理措施的出台,对陈响远的工作室来说,工作室的经营和人才招募依然会逐渐步入困境。“过去,专业的调解人员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退休的法官、律师;二是退休的社区工作者。他们获得的收入并不高,能全职参与也全凭个人的工作热忱。因此,人才来源既不稳定,也不可持续。”上海浦东联合法律服务调解中心调解员杨晓敏说。那么高校里调解专业的毕业生又去哪里了呢?杨晓敏介绍,受薪资影响,很多毕业生不愿意进入调解行业。
去年底《浦东新区促进商事调解若干规定》发布后,明确了商事调解的收费机制,意味着今后专业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可以提供合理的有偿服务,工作室的收入途径丰富了,专业人才对职业前景的预期也提升了。上海政法学院调解学院院长侯怀霞说,这一举措出台后,学校调解专业的学生们普遍对毕业后从事本行业增加了信心。同时,合理收费也是调解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我国商事调解与世界接轨。
目前,“和合塘桥响远诉调之家”已陆续招募到4名调解专业大学毕业生,人员队伍得以壮大。与此同时,工作室作为上海政法学院调解学院实习实践地,长期欢迎年轻人参与和加入。“我们期待伴随政策细则的进一步落地,商事纠纷的调解工作能进入市场化的轨道,在为老百姓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能做强行业,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留下来,共同推动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陈响远说。